新闻资讯


“苏超”爆红给足球产业带来哪些启示?成功是否可以复制?


来源:本站 更新日期:2025-06-05 浏览:69


新盛客服《威18469990703》

自5月10日开赛以来,“苏超”迅速吸引了江苏全省乃至全国的关注。

被誉为“苏超”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人气持续攀升,第三轮比赛的场均观众人数达到了15025人,比首轮翻了一番,超越了中甲联赛的上座率,徐州、盐城的主场观众人数更是超过了2万人。

在网络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也成为了“造梗大赛”,每一场比赛都伴随着足球与梗文化的互动。梗文化与城市荣誉的交织,推动着“苏超”的热度持续上升;在经济领域,“苏超”的火爆也带动了文旅流量的转化。随着赛事流量的增加,相关概念股股价上涨,端午小长假结束后至5日,金陵体育(300651.SZ)和共创草坪(605099.SH)已经连续三天涨停。

“十三太保”齐入城市GDP百强榜单

“苏超”之所以迅速走红,原因众多,其中“十三太保”、“散装江苏”、“楚汉争霸”等流行梗以及城市荣誉的助力是关键因素。这背后反映了江苏各市之间良性竞争所孕育出的强大经济实力和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党支部书记王小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江苏各地一直处于良性竞争状态。所谓的“十三太保”意味着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亮点和特色,这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和土壤。足球与地域特色、人文、旅游的紧密结合,扩大了城市文旅的经济效益,使得各地独特的文化得以传播。

2024年,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城市GDP百强,且全部位于前80名。其中,苏州位列全国第六,南京位列第十。2023年,常州成功跨越GDP万亿大关,成为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的江苏第五个GDP超万亿城市。江苏也因此成为全国拥有万亿GDP城市数量最多的省份。在13个设区市中,有11个城市的GDP超过了5000亿元。

在县级层面,江苏的强县表现同样抢眼。在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江苏占据前十的六席,前百的二十四席,昆山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连续20年位居首位。在前五名中,江苏占据了四席,分别是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合称为“苏南四小龙”。

从人口分布来看,江苏13个设区市的市域人口均超过300万人。在城区人口规模方面,江苏有11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人,跻身大城市行列,包括10个设区市和昆山这个县级市,其中南京和苏州为特大城市。另外三个设区市的城区人口规模也接近或超过80万人,属于中等城市。总体而言,江苏城市发展相对均衡。

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江苏以平原为主,山区较少,耕地比例高,非常适合居住,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人口密度较大;同时,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

媒体评论指出,“苏超”背后的“造梗大赛”表面上只是全省球迷之间的玩笑,但实际上却是江苏13个城市之间的一种相互展示和营销。在这种既有竞争又有欢乐的氛围中,反而增强了江苏作为经济、文化和体育大省的共识,同时也展现了江苏各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牛凤瑞表示,“苏超”的火爆进一步推动了文旅、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赛事流量助力文旅产业增长。众多地区抓住机遇,推出了景点门票优惠和美食节庆等吸引游客的活动。根据美团旅行的数据,端午节过后,江苏省的文化旅游热度显著上升,从6月3日至6月8日,省内景区的预订量同比2024年增长了305%。

“苏超”的崛起启示录

随着“苏超”的热潮席卷而来,其不仅带来了足球与网络梗的结合,热度持续攀升,同时也促进了文旅产业的繁荣。这一现象引发了专家们的深思。他们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体育和文艺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优质体育赛事的供给仍有提升的潜力。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尽管拥有中超、中甲、中乙等职业联赛,但许多省份仅有少数中超或中甲球队,甚至有的省份没有职业足球队。长期以来,职业足球赛事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少数地级市和县城。

相较之下,众多中小城市缺乏吸引球迷的足球赛事。尽管这些城市拥有大型体育场,但这些场馆多用于举办演唱会等活动,整体利用率不高。

足球专家、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金汕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各地虽已建成大量大型体育场馆,但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场馆,增加其使用频率,是关键问题。他认为,举办比赛,如“苏超”,能有效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苏超”赛事的深入,多地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如南通、常州、苏州等地宣布将比赛场地更换为座位更多的奥体中心。据江苏媒体报道,南京队至少有三场主场比赛计划从江苏省五台山体育中心体育场迁至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

对于足球运动本身而言,“苏超”的火爆也引发了关于普及率的思考。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足球长期以来面临普及率低的问题,踢足球的人数较少,观看足球比赛的群体比例也不高。金汕表示,“苏超”的火爆有助于提高足球的普及率和赛事在公众中的普及度,这是提升我国足球普及率的有效途径。

牛凤瑞认为,“苏超”的举办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众的体育参与度。

更进一步,此类赛事可与职业足球相衔接,为职业球员和青训球员提供发展通道,有助于培养群众基础,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进步。

金汕认为,对于许多职业队,尤其是中超、中甲的梯队来说,如果梯队人数众多,职业生涯后段的球员需要寻找出路,“苏超”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每个人的成熟期不同,有些球员可能晚熟,在梯队中未能展现出潜力,但通过参加“苏超”比赛,他们可能在两年后突然开窍。这样的例子在国际足坛也不少见,这为中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开辟了新的途径。王小湾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苏超”联赛的期望,他希望这个联赛能成为一个既具有上升通道又具备入门机会的平台。鉴于我国超甲乙职业联赛的岗位数量有限,仅1000多个,年轻球员如何获得出场机会成为了一个问题。目前,“苏超”联赛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球员们在这里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才华,还有机会提升技能,甚至能够与职业足球接轨,这对青训的提升至关重要。通过高水平的赛事锻炼,青训水平将得到提高。目前,我们的比赛技术水平较高,也有退役球员参与指导新球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青少年球员加入比赛。

关于“苏超”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并在更多省份推广,金汕表示“非常有可能”。他认为,未来一些省份可能会效仿“苏超”的模式。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经济基础是文化体育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许多省份的GDP已经达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这些省份都有潜力举办类似的赛事。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高铁网络发达,使得球队和球迷的出行更加便捷。此外,地级市普遍拥有大型体育场,通过举办赛事,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设施。



上一篇: 美学者:特朗普想结束冲突 但乌克兰不感兴趣    下一篇: 世行大幅下调全球增长预期 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冲击 返回